an1e92cip
2017/4/25 19:31:23
河大学姐2018考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初试400+经验分享
转眼间,一年的时间已经流逝,今天的我,已经坐在图书馆写自己的毕业论文啦。回首过去的一年,真的是准备了一年的考研,从去年的四月份到十二月份,一直在准备考研,幸好成绩没有让我失望,感谢自己的努力,感谢吉大马院的各位老师,今天才有机会在这里给想考吉大马院的学弟学妹分享自己的经验。
1.首先,关于学校的选择。
关于学校的选择,我认为是最最最重要的。在我选学校时,自己还没有定心,因为父母一直在南方,本来想去南方,就把南方的学校查了个遍,因为本科是本一的学校,但是我是以本二的成绩进入的,所以自己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一个二本学生的水平。考研时咨询了本科老师,老师给的建议就是考上最重要,学校比专业重要,依照这个标准,我就尽力寻找一些既好考又名气大的学校,但是可想结果,找了一两个月,以失败而告终,我看了南方的中山大学(我爸爸对中山情有独钟),厦大以及浙大等一些985院校和暨南大学,华师等211,说实话有的学校不敢考,有的学校总觉得不甘心,大家考研都是为了改变命运,我就想考研如果不能考个好的学校,不能让自己翻身,估计以后就没机会了。但是院校的选择也的确头疼,选个好的又好考的学校就相当于你不让马吃草,又想让它跑的快一样的道理,怎么可能呢?所以我把目光投向了北方,都说北京天津压分,所以没考虑,由于我对象也考研,我俩要选择一个折中的学校,吉大是个不错的学校,咨询了相关的学长学姐,了解到吉大不歧视,招人基本还是所有学校中最多的,老师挺好,还是个985,就觉得性价比挺高的,就特高兴,四月左右决定了报考吉大,在整个考研期间,也有动摇过,但是幸运的是我一直坚持下来了,最终取得了不错的分数。
2.关于学习方面的经验
关于整个考研过程的经验,也有很多同学问过我,我注意到其中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很多人不敢考,觉得自己是普二,心理上的压力导致自己一直选不定学校,也开始不了自己的学习计划,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现象。我也是一个二本生,但是初试400+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能力,所以不要惧怕,只要想做什么时候都不晚,要相信自己。我希望自己的经验可以给手足无措的你们带来些许安慰和作用。
英语:
我先说下自己的水平,我的英语四级是低分飘过,六级考了三次没有过,在最后一年考研时把英语六级给过了,可以说,考研带给我很多,英语提升了很多,最终考研英语一获得了70+的分数。整个考研过程中,我都是死啃英语一的真题,搭配着视频讲解,又用了张剑的黄皮书用做参考。在真题中学习单词,通过真题分析长难句,又通过真题把握出题人的思路,我觉得英语最重要的是你要静下心来理解,我曾经做过一个实验,我拿着单词书把英语文章翻译了一遍,在明白了文章的仔细的意思之后,我做题仍然错了三个,这就说明考研英语不是英语四六级,它们是完全不同的套路,四六级重视单词量,你知道了单词就可以考高分,而考研英语则不是,单词固然重要,但是更需要理解和分析。阅读是英语中最重要的一部分,占了40分的比值,从4月到10月我一直在弄阅读,从1997到2018年的真题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,每天一篇阅读,自己一句一句的翻译,做完了看商志的视频讲解,用笔记本把重要的笔记都记了下来,以便自己后期得复习,最好留几篇完整的阅读,后期考前自己模拟考试。整个考研英语一的阅读,我一共刷了四五遍,一遍遍的分析出题人的思路。今年的阅读错了2个,也算是很幸运了。10以后开始新题型,完形和翻译了,只要阅读弄好,翻译就很容易了,自己可以多积累些词汇之类的,完形这个题目,吃力不讨好,我没有怎么弄过阅读,在考前用了一下午练习阅读,有个感觉就好,18年考研得了8分。新题型是05年以后才有的题目,只有十三年的真题,题型不一,主要考察逻辑分析能力,自己可以在十月份以后练习。作文在我看来是最容易拿分的了,因为我作文没有怎么看,大作文用了自己写的一篇独一无二的模板,我在阅读中积累了好的句子,各种老师讲的模板中套用的句子,最后自己写了一篇模板,可以把近十五年的真题套进去,自己还积累了一些例子,以防作文要求举例子,果然还是图画作文,通过图画揭示社会现象。小作文自己背了一些作文,最后也写了四篇不同书信的模板,今年考的邀请信自己刚好背过。最后我对了客观题的答案,作文大概得了20+分。当然,英语一不同于英语二,我说的是针对英语一的经验。我不建议做各类的模拟题,模拟题根本不能和真题比较,我考前做了某某的模拟题,基本全错,搞的我都不想考了,幸亏意志力比较坚定,最终坚持下来啦!
政治:
由于我的经验主要是针对吉大马院的学弟学妹,而我们专业和其他专业稍有不同,所以大家求同存异哈。吉大专业课初试参考书目是马原和毛中特,我们前期复习专业课已经对马原和毛中特比较熟悉了。